印尼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rɛpʊblɪk ɪndɔnɛsɪa]),簡稱印度尼西亞印尼,為東南亞國家;約由17,508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澳洲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東南亞國家協會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7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7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齊及之後的滿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歷史

史前時期

由化石及使用工具顯示直立人約在150萬至3.5萬年前生活於印度尼西亞群島,稱之為爪哇猿人智人約於4.5萬年前進入該地區。於2011年在鄰國東帝汶發現遺跡,推測在4.2萬年前當地居民及有高超的航海技術;由於發現捕捉及食用大量深海魚如鮪魚,可能具備跨海至澳大利亞或其他島嶼的技術。

南島民族臺灣移居東南亞,約於西元前2000年移入印度尼西亞,構成現代多數印度尼西亞人,且遍布於群島,侷限了美拉尼西亞人分布範圍,美拉尼西亞人僅分布在印度尼西亞東部。最早於西元前八世紀具備理想的農業環境及掌握水田種稻,促使村莊、城鎮、及小型王國於西元1世紀興起。印度尼西亞航道的戰略重要性促進了島嶼間及國際貿易,包括於西元前數世紀時即建立與印度及中國間的貿易關係,貿易也在印度尼西亞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古代社會

雕刻於婆羅浮屠上的婆羅浮屠船,完成於西元800年。印度尼西亞舷外支架最早可能於1世紀起即遠達非洲東岸進行貿易。[43]

早在前2世紀後半期,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出現了最早的國家葉調。由於農業社會發展,於公元三至七世紀,印度尼西亞境內出現多小王國和部落,如達魯曼、訶陵和古泰等。這些古老王國與中國、印度甚至希臘間有貿易往來。在此時期,印度教已傳入印度尼西亞某些地區。

七至十一世紀,海上商業帝國室利佛逝由於貿易而興盛,而貿易也帶入印度教佛教;於八至九世紀,阿拉伯人幾乎取代了印度的商業勢力。馬打蘭王國於達瑪旺沙(Dharmavamsa)在位期間曾對室利佛逝發動戰爭,而後室利佛逝對馬打蘭王國發動反擊。印度注輦王朝崛起,因貿易上與室利佛逝利益衝突加劇而在11世紀初襲擊室利佛逝,使室利佛逝逐步沒落,至十三世紀更面臨湄南河流域素可泰王國及東爪哇信訶沙里的挑戰,最後室利佛逝於十四世紀末亡於滿者伯夷。八至十世紀間,爪哇島上的農業佛教國夏連特拉王國及印度教國馬打蘭王國在此期間歷經繁盛至沒落,留下了雄偉的遺跡如夏連特拉的婆羅浮屠及馬打蘭的巴蘭班南,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印度尼西亞歷史上的大帝國滿者伯夷在東爪哇建立,至加查·瑪達(Gajah Mada)統治時期,採行擴張政策,版圖包含現今大多數印度尼西亞及部分馬來西亞地區。鄭和下西洋曾經過印度尼西亞,並在馬六甲有外交活動。

雖然穆斯林商人於伊斯蘭時代初期即抵達東南亞,但跡象顯示穆斯林最早於13世紀居住於蘇門答臘北部,印度尼西亞其他地區逐步採行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爪哇及蘇門答臘地區至16世紀末才成為優勢宗教。伊斯蘭教通常與已存在的文化及宗教綜攝並受之影響,伊斯蘭教的包容性使之在印度尼西亞的傳播具有優勢,此情形在爪哇最為顯著。

殖民地時期

印度尼西亞人與歐洲人首次正規接觸始於1512年,由佛朗西斯科·施蘭(Francisco Serrão)帶領葡萄牙商人尋找並壟斷摩鹿加群島上的肉豆蔻丁香蓽澄茄等資源,隨後荷蘭及英國商人也到印度尼西亞。荷蘭於1602年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並成為歐洲位於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勢力,曾遭遇破產及印度尼西亞人民武裝抗爭,東印度公司於1800年解散,荷蘭政府則成立荷屬東印度接管印度尼西亞殖民地。

在多數殖民統治期間,荷蘭在海岸堡壘以外的控制力相當薄弱,直到20世紀初期荷蘭統治範圍才擴張至今日印度尼西亞的版圖。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之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雖然在印度尼西亞獨立戰爭時內部政治、社會、宗派分歧,但印度尼西亞人團結一致爭取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2年3月進入印度尼西亞日治時期結束了荷蘭統治,鼓舞了先前被壓抑的印度尼西亞獨立運動。最初日本推行「三亞運動」,但並未獲得認同而告失敗;轉而拉攏國族主義及伊斯蘭力量。日本訓練了年輕人武裝,成為在獨立戰爭中的軍事力量,領袖在此時期也得以深入人群而建立聯繫,均對後來獨立運動有所影響,但戰後聯合國報告指出在日本統治時期有400萬人因飢荒及強制勞動而死亡。

民族獨立時期

蘇卡諾為印度尼西亞首任總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投降,而盟軍東南亞戰區最高統帥路易斯·蒙巴頓則命令日軍不得將權力交給印尼任何黨派。在日本投降僅兩天後,深具影響力的印尼領導人蘇卡諾宣布印尼獨立,並出任總統職務。1945年9月29日,依據波茨坦會議決定,同盟國派出英國登陸印度尼西亞接受當地日軍的投降,而荷軍則在10月中重返印度尼西亞。然而10月28日,英軍於泗水與印尼「青年組織」發生嚴重的武裝衝突,。在1946年11月下旬,英國軍隊從印度尼西亞完全撤退。在1947年1月,荷蘭軍攻擊了東面爪哇。同年7月21日,12萬的荷蘭軍在印度尼西亞全境進攻,宣稱其為恢復殖民地秩序的「警察行動」(Aksi Polisionil)。印度尼西亞軍放棄了都市部,在農村部進行游擊戰。在1948年12月19日,荷蘭軍在印度尼西亞全境再次進攻,讓臨時首都日惹陷落,並逮捕蘇卡諾、哈達等共和國領袖。荷蘭當局則試圖重建政權,但面對國際壓力及譴責,且與印度尼西亞戰爭消耗了荷蘭的經濟,衝突於1949年12月結束並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不包括荷屬新幾內亞,該地區由於1962年的《紐約協定》及1969年《自由選擇法》而併入印度尼西亞)。

自建國後,蘇卡諾一直實施獨裁統治,藉由平衡軍方反對勢力及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維持其權力。1965年9月30日印度尼西亞發生了「九·三〇」事件,部分印度尼西亞軍方高層意圖推翻蘇卡諾政權,後事情敗露被處決,軍事強人蘇哈托鎮壓叛軍後掌握大權,此後蘇哈托組織部隊進行反共清洗和推翻蘇卡諾,印度尼西亞共產黨被指控策動政變而受重創,包含華人和印尼共產黨員在內約有50萬人受害。1967年2月,蘇卡諾被解除總統頭銜,蘇哈托出任代理總統。1968年,軍隊司令蘇哈托正式出任總統一職。

蘇哈托的「新秩序」獲得美國政府支持,促進對印度尼西亞的外商直接投資,成為之後30年印度尼西亞經濟實質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獨裁傾向的「新秩序」被指責用以貪污及壓制反對勢力。

1997年,印尼於亞洲金融風暴經濟遭受重創,引發大規模對「新秩序」政策的不滿,並引發大規模排華動亂,蘇哈托被迫於1998年5月下台,結束32年執政。

1999年,東帝汶舉行公投決定獨立,也結束了25年來印度尼西亞備受國際譴責的軍事佔領。蘇哈托下台後,民主化進一步鞏固,包括地區自治,並於2004年進行首次總統直選。政治及經濟上不穩定、社會動盪、貪汙及恐怖主義延滯了民主化進程,但於近年來經濟情況有所好轉。雖然在不同宗教及種族間尚稱和諧,但仍有各教派間的不滿及暴力事件發生。與亞齊分離主義的衝突也於2005年告一段落。

 

詳情請上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5%B0%BC%E8%A5%BF%E4%BA%9A